選擇困難癥,恐怕很多人都認為自己有這個“毛病”。其實,考生們在做公務員考試題的時候,也總是犯選擇困難癥,一個個捉摸不透的選項,區(qū)別模糊,實在難以選擇。這下你有救了,我會在本文中給你幾個方法,克服這個難題。 我們首先要弄清楚到底什么是做題時的選擇困難癥。就是不知道選啥!表現(xiàn)為,面對試題提供的選項時,總是舉棋不定。要弄清楚這件事,我們要先來做一道題目:
【例題】關于計算機,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( )
A.平板電腦屬于小型計算機
B.計算機斷電后內(nèi)存中的信息會丟失
C.計算機的性能并非完全依靠于CPU
D.機器語言可以被計算機硬件直接執(zhí)行
這是一道如假包換的真題,絕不添加任何防腐劑和色素,能直觀展現(xiàn)出選擇困難癥在考試時的思維過程,也就揭示了選擇困難癥產(chǎn)生的真正原因。
小白類:不了解知識產(chǎn)生的自我懷疑
有的考生對計算機知識一竅不通,俗稱“小白”,那就好辦了,隨便選唄。這樣做的好處是保護腦子,壞處是答案對錯完全看人品。這類人產(chǎn)生選擇困難癥的概率較小,但是也不排除個別“心思縝密”的考生,深陷“哎呀到底對不對,我好像沒啥人品啊,要不再看看”這樣的思維泥沼中。一首老歌送給你--是你想太多!我總這樣說!
半瓶子醋:一知半解產(chǎn)生的自我懷疑
還有的考生呢,對計算機知識一知半解,俗稱“半瓶子醋”。來回晃蕩,平日里我們叫他“科學小博士”,臨場考試化身“糾結心理學活體研究員”。腦袋中似乎有小型中型計算機的概念,但就是不清楚平板電腦究竟屬于什么?吹絻(nèi)存、CPU、機器語言感到無比親切,內(nèi)心正暗喜呢,才發(fā)現(xiàn)原來是“遠房親戚”,只聞其聲,不識其人。流逝的時間里,似曾相識的各種概念正慢慢雜交成一只未明的生物。
學霸型:對題目產(chǎn)生懷疑
最后還有一類考生,屬于學霸型(類似筆者這種),拿到題目便雙目一怔,暗忖間舒展開眉頭,接著五臟六腑都彌散著絲絲自信的氣息,恨不能立馬在考場上大吼一番“這題,灑家會做!”平板電腦自然屬于微型計算機,錯誤!內(nèi)存信息會丟失,錯誤!唉?怎么兩個錯誤?這便是學霸們也會產(chǎn)生糾結的原因,懂得越多,越會產(chǎn)生自我懷疑,尤其是題目有異義的時候,更是如此。
根據(jù)以上三類考生的例子,破解方法可以有如下幾種方法:
一、直接放棄法
此類方法較為適合第一種和第二種情況的考生。畢竟公務員考試內(nèi)容涉及面極廣,出現(xiàn)不了解的知識點在所難免。沒有必要為了一題兩題而放棄大片森林,按筆者以前老師的話來說:“反正你也不會做,你想那么多干嘛!”畢竟腦子金貴,做題疲憊。
二、一站到底法
自我懷疑的根源是什么?是無知!對行測題目的選擇困難,說到底還是源自對知識掌握的匱乏。切不可因為平時生活里偶然得到的一鱗半甲,就打腫臉充胖子。該積累的還是得積累,一站到底法雖然沒有過關獎勵,但是有可能讓你成功上岸!
三、逆向思維法
考試時揣摩命題人的思路,固然很天真,但偶爾也不得不化身為某西裝領帶小學生,仔細分析一下這道題究竟考察的是什么。對于學霸們來說,舉棋不定時往往會有奇效。通常行測題目要考察的都是比較明顯的錯誤,或者說必然無法成立的錯誤。從邏輯學上來說就是只能為假,不可為真,也不可同時為真,同時為假,或似真似假。
這三種方法對各位考生排除糾結選項應當能有所幫助。
看到這里,有的小伙伴要問了:“唉,那么,這題到底選什么呢?”
“你說呢?剛才不都告訴過你了!”
|